温体仁眼见着自己无法阻挡这件事情,便心生一计,想要将学校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,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随时掌控学校的动态。于是,他开口说道:“我认为,这所学堂应该选址在京师才最为合适。如此一来,它便如同国子监一般,众人皆可时常前往走动,顺便还能讲授一些课程。”
然而,张好古对于温体仁的这个提议却并不认同。他反驳道:“工科与国子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国子监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,而工科的毕业生则是专业性极强的。在周口店,有着众多的工厂,这对于学生们来说,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实践场所。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前往工厂实习,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从而使所学的知识更加扎实。因此,校址的最佳选择应当是周口店。而且,学生们应以学业为重,不宜居住在闹市附近。周口店的环境宜人,山清水秀,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安心学习。到时候,学校可以自建一城,各位大人若是想要前去视察,也会十分方便。待水泥路通车之后,路途时间将会大大缩短,这岂不是一举多得?”
崇祯听了之后,略作思考,便下定决心将学校定在周口店。他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既然周口店愿意出资建校,那么将学校定在周口店是再合适不过了,而且距离京师也不算太远,交通相对便利。”
接着,崇祯话锋一转,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:“然而,此学与以往的书院有所不同,我们该给这个书院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?”
众人听闻,都陷入了沉思之中。就在这时,温体仁突然开口说道:“依微臣之见,不妨就叫‘周口店杂学书院’吧。这个书院显然是以杂学为立校之本,如此称呼既贴切又一目了然,让人一听就能明白其含义。”
张好古在一旁听了,心中不禁有些气恼。他暗自思忖:“这老家伙,我不过是拿了他的人而已,他何必如此针对我呢?好歹他也是堂堂首辅,学富五车,怎么能想出这么个名字来恶心人呢?”
张好古越想越气,但他并没有当场发作。他决定自己来给这所书院起个名字,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。
他双手抱了抱拳,然后毕恭毕敬地说道:“皇上,这个学院可是意义非凡啊!它不仅是我大明的骄傲,更是仰仗皇上您的大力资助才得以建成。所以,依微臣之见,不如就将其命名为‘大明皇家工科学院’吧!”
徐光启听闻此言,不禁捻着自己那长长的胡须,若有所思地琢磨起来。当他听到张好古报出这个名字时,突然间眼睛一亮,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。
“嗯,这小子还真是有点意思啊!”徐光启心中暗自赞叹道,“大明皇家,如此名号,谁敢轻易反驳呢?而且一个‘工科’,更是将学院的性质和特色准确地概括了出来。什么杂学?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!”
还没等其他人开口发表意见,徐光启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,哈哈大笑着站起身来。
炫书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