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外地人来这儿必到的地方。
多数人到这儿来是投靠亲友的,因此他们渴望一到左木,便能得到有关自己要找的人的信息。
这时,关帝庙前的影壁,便发挥起了作用。
来自天南地北的人,会把自己的信息,写在影壁上,给自己后到的伙伴,指明一个方向,好让他能找到自己。
每天到这儿看信息的人不计其数,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,然后满意而去。
只有少部分人没查到自己想要的,而愁容满面,不知如何是好。
罗英也出现在这些人群里,在墙上那些贴的花花绿绿的纸块中,寻找着。
她相信方静一定会在这儿留下东西,因为自己在这一方面特别交代过她。
纸片很多,新的覆盖住旧的,各种各样的内容都有。
寻人的,寻求合作的,都可以看到。
最终,她找到了方静的那张。
上面写道:我,方静,来自京城,寻我的朋友,可到任家老店寻我。
罗英松了一口气,挤出人群,从拴马桩上解下马,进入了小镇。
虽然地处荒漠的边缘,由于地理位置优越,这儿的繁华程度,不亚于内地的一个县城。
卖各种东西的都有,口音山南海北,一看就是一个移民型的城镇,人口来自不同的地方。
小镇上每年会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,正是这些外来人口的涌入,对小镇的发展,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。
据估算,镇上十个人,有一半的人,是来自外地的。
这些人出出进进,都和一个叫白马巷的地方有关。
这地方是旅馆住宿区,经营着几十家旅馆客栈。
各种招牌迎风摆动,成为了这儿的一大特色。
每个旅馆里都住满了人。
这些人既有药农,也有皮货商。
他们在沙漠里收到货物,带到镇上。
镇上有专门收购药材和皮毛的铺子,药农交了货后,有些人回了家乡,有些人选择再进入戈壁。
但也有一些人,钱到手后,便在镇上随意挥霍。
喝酒,赌博,把钱祸害完了,便再去沙漠中淘宝,之后再到镇上卖掉,再挥霍。
如此反复,挣的钱都浪费在小镇上了。
旅馆就成为了他们的家。
罗英在这儿最后边的一个巷道找到了任家老店。
犹豫了一下,她把马拴在外边树上,便走了进去。
店主人是一位老者,正在洗衣服。
见有人进来,开始以为是住店的客人,也没注意。
后来仔细一看,不认识,就问道:“这位客官,您从哪儿来?”
“哦,我来自京城,”罗英赶快回答,“是到店里来找一个朋友的。”
“你朋友是住在本店里吗?他长什么模样。”
“他姓方,和我一样来自京城,很年轻,帅气的很,大约五天前入住本店。”
“知道了,知道了,”店主人笑着说道,“你一提醒,我确实想起了,五天前的一个上午,是来了这么一位帅气的小哥,姓方,来自于京城。”
“太好了,总算找到他了,请问店家,他住哪个房间,我要马上见他。”
“很遗憾,客官,您见不到他了。”
“他怎么了?”
“四天前,他就去戈壁滩了。”
“怎么,他一天没住,就去沙漠了?”
“他是五天前来这儿,四天前的一个上午就走了。在这儿住了一个晚上,说是到戈壁里去寻些东西。临走,留下了话,说有人来寻找,就在店里等他,过不了几天,她就会回来的。”
罗英见店家这么说,只好住下来,等待方静的消息。
炫书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