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归的路,就这么被堵死了。
关外并非所有部落都亲近于老朱,都想通过老朱去搏一番富贵。
可他们的共同点却是,都记恨着满清。
清帝乖乖待在他的中原,乖乖住在他的紫禁城,那自然是井水不犯河水。
他们仇恨满清,但也知道以自身的能力,不可能攻入中原,不可能对满清朝廷造成太大威胁。
可一旦满清朝廷被其他人逼的走到了东迁的这一步,那可就到了他们擅长的领域了。
的确,从前中原王朝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他们,即便打不过,他们直接往草原深处钻,便能够很好的保全自身。
但他们自己,可是知道怎么对付自己人的!
乾隆从其他关隘抽调作为探路先锋军的兵马,在深入草原的第三天便音讯全无。
最后的消息,领兵将领还报了个平安。
在这平安之后,就是杳无音信。
这个时候,乾隆已然舍弃了紫禁城,身处在东迁的路上。
得知了消息之后,他压根就没有反悔的余地。
不出意外的话,现在紫禁城已然落在了项羽手中,而得知消息的朱元璋,定然不会选择放过他。
追杀的兵马,怕是已经在路上了。
别说改变主意,他现在的脚步但凡慢上那么一些,都没有出关的机会!
关外的危险到底出自于谁人之手?
他可是确定过的,朱元璋为了能够确保拿下山海重镇,没有丝毫的留手,将自己全部兵力都押了上来。
数十名探子得到的消息都是如此,断然不会出错。
关外,草原之上,断然不可能有明军的残留。
那到底是谁!
带着这样的疑惑,乾隆日夜兼程,很快便来到了能够出关的关隘之处。
而就在这里,他也得到了自己心中困惑的答案。
勿使清帝东归的消息,以及身后追兵的赶到。
他忽然明白了过来。
不管是南迁,还是东归,亦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选择,看似是生路,实则走到最后,都难逃一个死。
东归,或许就是朱元璋在了解到关外情况之后,给他留下的一个陷阱。
可他没看出这个陷阱,反而一脚就踩了下去。
直至如今,他无路可退。
“真是,简单的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“咱来这场挑战之前做足了准备,可现在才发现,那些准备统统都是白费。”
“咱根本不需要任何准备,就他这样的废物,但凡是个稍微有能力的对手,他自己就能玩死自己。”
将乾隆逼上死路,老朱不屑的撇撇嘴。
他身边只剩下了徐达。
为了攻破山海关,常遇春屡次身先士卒,不知被那火枪打中了多少次,大夫包扎之后还未醒。
不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,挑战即将进入尾声。
等这场挑战结束之后,常遇春回去依旧能够生龙活虎。
所谓满清,到此为止了。
……
“勿使清帝东归?”
“他们怎么敢!”
“我等可并未如蒙元一般,入主中原后便翻脸不认人派兵去关外扫荡!”
“至少到朕登基为止,与他们应该能称得上井水不犯河水。”
“结果呢?他们竟然是这般看待我大清的。”
炫书吧